第十章 :国子学校捏李氏(上)-《回到秦朝当皇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淳于越是做学问的,对官场当然是不明白。可作为大皇子的老师,难道真的对政治一点也不知道?

   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单单是从学派而言,淳于越自然是儒家的。作为身负天下声名的大儒,他知道儒家在秦国国内的地位并不乐观,在朝中,占据多数的也并非是儒家。虽说在晋阳行在,扶苏早就废除了焚书坑儒那会发布的对于文化钳制的法令,可儒家在秦国内部的发展并不迅速。

    相反,因为法家在朝廷中依旧占据主要力量。满朝大臣,莫不是法家门人。就算李斯倒下了,法家在大秦内部的传承也没有断掉。故而,在大秦,不学习法家的东西,不学会如何治政,想要在官场站住脚,就要麻烦许多了。

    当然,法家也不是独大。对于分权制衡什么的,扶苏可是用得很是熟稔。

    因为扶苏和墨家前代,当代巨子蒙恬蒙月芷之间的关系。故而,墨家在秦国的发展也很是迅速。只是因为墨家门规,故而在官场之上,发展很少。倒是在兵工系统,工部,将作少府,治河等专业性颇强的地方占据熬头。

    故而,此番淳于越过来,想要将儒家的主张在朝廷之中推行下去。光是有扶苏的支持是不够的,显然,也要取得法家甚至墨家的谅解。

    而今的儒家,可不是独尊儒术后的那个儒家。这时候的儒家,力量着实不甚强大。

    故而,淳于越才会提出那些法家子弟也喜欢的东西。历来学术争端都不是单独的,其背后,往往都会牵扯到上层的政治争端。历朝历代,道统之争,那都是你死我活,十分激烈的东西。

    只是在扶苏这会,一切都还只是开始。这玩意到还没发展到那般激烈的程度。

    “善!”扶苏击节赞叹,道:“寡人之前也有这提议。天下贤才遗落在野,令人扼腕叹息。才能不能用在国家身上,白白浪费,这是朝廷的过失!故而,寡人欲开新建学校,名,国子监!”

    “国子监?”幸福来得这么突然,叫淳于越有些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扶苏点头,再一次确定:“正是。寡人打算在县设立县学,由朝廷拨付钱粮,委任学官,每年考核以教化百姓,选贤任能为要。在郡,设立郡学。在国都,自然是设立国学,名国子监!如此,天下遗才,便有了进入朝堂的机会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