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现如今,大家吃穿暂时不用发愁了,这两位便让大家造娃。 造娃后也会下发奖励。 当然,奖励的东西肯定是不能与交州这边比,但桓州也会尽量的满足大家的养娃需求。 到了现在,桓州这边正式启动水利工程建设,因为他们现在要开始还债了。 当地的老百姓听到邱云生和吴晓青说,要给他们包饭,还要发工钱的时候,这些人竟然都给拒绝了。 这种情况也算是开了先河。 不过,丁国民对此并不感到奇怪,因为他知道,当地的老百姓这是完全相信这两位了。 人都是将心比心的,不可能说这两年的所作所为感化不了人。 现在知州府邸空荡荡的,都能饿死老鼠,他们又怎么可能再要钱? 虽然日子还没彻底好起来,但桓州的老百姓都有了盼头。 像余庆县的闾嘉瑞,他是被调任出去当了郡守,与他一起的还有宁远县的靳怀情、南靖县的端航以及平西县的雪文博。 这些人的能力比之前面四位都要差上很多,因此并没有实现连跳数级的情况。 不过,他们做郡守,是够资格的。 毕竟在交州这边磨砺了如此久,或许做不到很完美,但的确是要比别的地方上任的人强很多。 每个人的工作重心,都是有偏移的。 因为这几位郡守,基本上都是在交州境内,加之整体大环境都还不错,所以,都是针对自己薄弱的环节做出增强。 像闾嘉瑞这边,良田是对比其余地方略显不足,因为这一片区域靠近山区,多起伏,多丘陵,难度天然就要大很多。 他若是想将整个郡府内的良田数量跟上,就势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。 因为这些地方就是要比在平地上耕种更难。 至于开垦新田,那就更是麻烦无数倍,引水方面也是极大的难题。 因此,闾嘉瑞到了后,就着手相关人员,先是针对当地因地制宜,然后成立相关部门,着手研究更利于这个环境的工具。 所以,在其余方面不要落后太多的时候,闾嘉瑞都是将工作重心放在这上面。 相对来说,研发工具的经费虽然高了,但因为地势地理的关系,他们还真的就将这地方给发展起来,追上来了。 第(2/3)页